【色母粒产业网】7月24日消息,根据《卫生部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5〕292号),医塑,即一次性医用塑料输液瓶、输液袋等废弃物,在上海不再被归类为医疗废物,而是被国家鼓励进行综合利用。
上海的医院、诊所每年产生大量的一次性医用塑料废弃物,包括输液瓶、输液袋等。为了有效处理这些废物,上海市采取了创新性的措施。专门配备了GPS监控的密闭医塑收运车辆,将医塑集中收运至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的2条资源化生产线。
在资源化生产线上,医塑经过一系列处理过程,包括破碎、清洗、分选等,以便去除残留的药物和胶粘纸签。经过处理后,医塑被制成清洁的再生塑料片,为下游单位提供再利用的原材料。
据了解,每年上海回收处理约10000吨医塑,能够生产约7000吨再生塑料片。这些再生塑料片被广泛应用于制作门窗嵌条、塑胶垫、垃圾箱、垃圾篓、汽车保险杠等产品。通过这种有效的处理方式,上海实现了医塑全量无废化,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一成果标志着上海在医疗废物处理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上海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举措,推动医疗废物处理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