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6月26日消息,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近日宣布,计划减少在德国的生产,而将重心转向中国。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博士指出,将可持续理念转化为具体产品,并推动绿色价值链的发展,是巴斯夫在中国发展的核心策略。
据了解,巴斯夫已决定关闭在德国的11家工厂,以应对经济形势的脆弱性。此举预计将增加10亿欧元的紧缩计划规模,可能会引发进一步的裁员和停产。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德国的高能源成本、繁琐的官僚程序以及过度的监管措施,包括过于激进的减碳政策,这些因素都压缩了化工企业的盈利空间。
与此同时,巴斯夫在中国的投资却在持续加码。根据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的数据,近期德国化工和制药行业有20%的投资流向了中国。巴斯夫在南京的工厂正在蓬勃发展,并且在湛江投资了100亿欧元建设新的超级工厂。这一选择并非偶然,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完善的产业链以及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化工企业的理想投资地点。
在中国,巴斯夫不仅加大了投资,还积极参与塑料回收再生项目。最近,巴斯夫与多家化工企业结盟,共同支持聚酰胺薄膜包装的可回收性,推动其可持续发展。此外,巴斯夫还与Encina公司达成长期供应协议,后者将为巴斯夫提供从消费后废旧塑料中提取的化学回收循环苯,这是双方在推动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又一重要合作。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巴斯夫一直致力于实现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公司已经将范围3.1的减碳目标纳入其最新的气候保护目标中,旨在通过上下游的协同降碳来实现这一宏伟愿景。为此,巴斯夫已经开发了一套数字化解决方案,用于计算其所有在售产品的碳足迹,并积极与供应商、客户及同行分享其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