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7月31日消息,塑料与包装行业迎来可持续发展挑战,壳牌调整化学回收目标随着塑料和包装行业202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日益临近,石油巨头壳牌近期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调整,正式放弃原先设定的使用化学回收技术将每年100万吨塑料废物转化为热解油的目标。这一决定标志着壳牌在应对塑料废弃物挑战时采取了更为务实的态度。
据壳牌在其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透露,之所以做出这一调整,主要基于三大挑战:原料供应的持续短缺、化学回收技术的进展缓慢以及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壳牌并未完全放弃在塑料回收领域的努力,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稳健的道路。
目前,壳牌正在荷兰和新加坡积极建设两套热解升级装置,预计每年能够处理高达5万吨的热解油。这些热解油将被用作原料,进一步加工成新的塑料产品,从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壳牌强调,尽管大规模转化目标有所调整,但其在推动塑料循环利用方面的承诺依然坚定。
值得注意的是,壳牌在报告中特别提到了与合作伙伴签署的多项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拓宽塑料废物原料的来源渠道,并确保热解油的长期储存能力。此外,位于荷兰Moerdijk壳牌化学园区的新型热解油升级装置的研发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预计将于2024年正式投产。
对于壳牌的这一战略调整,业内专家表示,这反映了当前塑料回收领域面临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一方面,化学回收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回收方式,具有巨大的潜力;另一方面,其高昂的成本、技术瓶颈以及环境影响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壳牌的选择或许能够为整个行业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壳牌公司发言人柯蒂斯·史密斯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强调:“无论是否受到监管政策的推动,壳牌都将致力于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从线性经济向产品和材料循环利用的转变。”这一表态进一步彰显了壳牌在塑料回收领域的决心和信心。
然而,也有专家对化学回收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投入,并且可能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因此,在推动塑料回收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寻求更加全面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壳牌调整化学回收目标的举动为整个塑料和包装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企业需要不断审视和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政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