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配色着色技术详解,多功能母粒助力行业发展

   时间:2024-07-31 来源:色母粒产业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7月31日消息,色母粒配色着色技术作为化工行业的一项重要应用,近年来获得了显著的发展。该技术通过精心配制着色剂、载体树脂、分散剂以及其他助剂,生产出具有特定浓度的着色剂粒料。在制品成型过程中,根据着色需求加入适量的色母粒,即可确保制品含有恰到好处的着色剂量,从而达到预期的着色效果。

色母粒的分类方式多样,既可以按照预着色树脂进行划分,如ABS色母粒、PC色母粒、PP色母粒等;也可以根据着色树脂的加工工艺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注塑、吹膜、挤出级这三大类母粒。由于色母粒对颜料进行了预处理,因此具有较高的着色力,不仅用量可以降低,而且质量稳定,为运输、贮存和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在色母粒的生产过程中,分散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润湿和渗透颜料,有效排除表面空气,将凝聚体、团聚体分散成细微、稳定和均匀的颗粒,并确保在加工过程中不再凝聚。常用的分散剂包括低分子量聚乙烯蜡,而对于较难分散的有机颜料和炭黑,则采用EVA蜡或氧化聚乙烯蜡。值得注意的是,合成低分子量聚乙烯蜡与聚乙烯裂解法制的低分子量聚乙烯蜡在性能上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色母粒中还可能包含多种其他助剂,如偶联剂、抗氧剂、光稳定剂、抗静电剂、填料等,这些助剂的加入量会根据具体需求和品种进行调整,从而赋予色母粒更多的功能,如加入光亮剂有利于模塑制品的脱模和提高制品表面的光亮度,使其成为多功能母粒。

评价色母粒的性能时,需要考虑多个指标,包括色差、白度、黄度、黄变度、热稳定性、氧指数、熔体流动速率等。同时,颜料的细度、迁移性、耐化学性、毒性也与色母粒的性能密切相关。在某些特定应用中,某些指标显得尤为重要,如纤维级母粒的压滤值(DF值)细度就是其中之一。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