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月30日消息,广西贺州,作为中国重要的碳酸钙产地,近年来在碳酸钙产业上的发展势头强劲。该地区大理石已探明储量高达26亿立方米,约占中国大理石资源总量的1/8,且品质上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贺州不仅大力发展石材碳酸钙全产业链,更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悉,目前贺州市已有近600家石材碳酸钙全产业链企业,年产重质碳酸钙粉体超过2100万吨、人造岗石约7000万平方米,2022年已实现综合产值350亿元。
近年来,贺州在碳酸钙产业的发展上不遗余力。政府引进了供应链龙头企业,整合各类资源,打造了线上线下石材碳酸钙供应链交易平台。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重点布局多个细分领域产业链,并大力发展下游应用产业。此外,贺州还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仅2023年上半年就新签约了多个碳酸钙下游及配套项目,投资额达数十亿元。
在创新转型方面,贺州也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贺州成功构建了“一石多吃”的碳酸钙产业发展新模式。例如,通过产业集群和技术发力,打造了碳酸钙新材料产业集群和“中国母粒之都”。同时,科研发力也为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贺州还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政府颁发了碳酸钙人才专属的荣誉绿卡,积极搭建成果转换基地,并与高校联合开展深度合作。这些举措不仅为碳酸钙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也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贺州还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循环经济降解新材料全产业链。通过引进新材料企业和技术改造,将普通的碳酸钙加工成可降解碳酸钙粉体、母粒和塑料制品等高端产品。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也为贺州的碳酸钙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总的来说,广西贺州在碳酸钙产业的发展上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潜力。通过产业转型、产业集聚、科技创新和人才汇聚等举措的共同推进下,相信贺州的碳酸钙产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