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9月6日消息,轻质碳酸钙作为化工领域的重要原料,其生产过程涵盖了从石灰石到最终产品的多个环节。通过煅烧石灰石得到的氧化钙,再经过水化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随后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碳酸钙沉淀,最终脱水、干燥并粉碎制得轻质碳酸钙。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轻质碳酸钙的年产能已达到约1150万吨,生产企业遍布全国,如河北井陉、广东连州、江西永丰县及浙江建德市等地。这些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导致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矿物技术有限公司(MTI)是轻质碳酸钙和膨润土生产的领军企业,其全资子公司美国特种矿物有限公司(SMI)更是全球最大的造纸用轻质碳酸钙供应商,拥有遍布全球的近60个造纸轻钙卫星工厂。而在国内,浙江天石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新三板上市公司,拥有7条自动化生产线,纳米碳酸钙年产能达到10万吨,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此外,桂林金山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宇信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在轻质碳酸钙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桂林金山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全国同行业规模最大、品质优良的企业之一,年产能达到50万吨;而山东宇信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则凭借全自动生产线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碳酸钙产能达到35万吨。
在地域特色方面,如德兴市龙圣碳酸钙有限公司和德兴市良诚钙业有限公司,均位于江西省德兴市,依托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专注于轻质碳酸钙等产品的生产。同时,河北欧顺金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力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在河北井陉地区形成了碳酸钙产业的集群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焦作市中晶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中晶水泥余热资源,建设了循环经济利用型锅炉,形成了五大系列轻质碳酸钙产品的生产能力。而广西国浩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汇宾钙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则在广西地区形成了高端碳酸钙产品的生产基地。
综上所述,我国轻质碳酸钙产业呈现出地域分布广泛、企业数量众多、产能规模不断扩大的特点。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轻质碳酸钙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