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1月13日消息,丙烯,这一基础化工领域的核心原料,凭借其多样化的生产工艺,在化工产业中持续展现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从催化裂化技术(FCC)到丙烷脱氢技术(PDH),再到甲醇制烯烃技术(MTO/MTP、CTO/CTP)等多条生产路径,丙烯为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等众多化工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我国丙烯产业迎来了投产的高峰期,年产能新增超过900万吨,推动了丙烯产业链的迅速扩张。而步入2024年,这一趋势更加显著,全球新增的701万吨/年丙烯产能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其中石脑油裂解和PDH装置成为主要的扩张路线。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预计至2024年底,我国将再增丙烯产能635万吨/年,国内市场的竞争态势将因此变得更为激烈。
从全球贸易角度来看,丙烯及其衍生物的贸易流向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中东、北美、独联体、东北亚和东南亚等地是主要的净出口区域,而印巴、中欧、西欧和南美等地则成为净进口的主力。尽管2021年受多重因素影响,贸易量有所缩减,但2022年贸易总量已呈现回升态势,预计2024年将进一步增长,其中印巴和东北亚的贡献尤为突出。东北亚自2021年起转变为净出口区域,且这一趋势正逐年增强;而印巴则因需求持续增长,净进口量逐年扩大。西欧地区自成为净进口区域后,由于新增产能有限且需求增长缓慢,预计2024年的净进口量将保持缓慢增长。
在丙烯产能扩张的路线选择上,PDH路线正迎来投产的高峰期。我国丙烯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了产能的迅速扩张。尽管2024年的新增产能较2023年有所减少,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传统丙烯路线的投放规模在2024年有所缩减,而PDH路线则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建成34套PDH装置,总产能达到约1818万吨/年,预计2024年还将有475万吨/年的新产能投产。从2024年丙烯新增产能的路线结构来看,PDH路线的占比高达75%。
面对丙烯产能的大规模扩张,2024年我国丙烯消费增速虽略有提升,但扩能增速远超消费增速,导致丙烯自给率持续上升,供应侧压力不断增大。预计丙烯当量消费增长速度将达到5.7%,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下游的聚丙烯和环氧丙烷等产品。在各下游产品中,聚丙烯受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但受房地产等传统行业拖累,预计2024年消费增速约为4.6%,全年消费量将达到约3849万吨。环氧丙烷则因下游产品丰富,尤其是聚醚多元醇作为合成聚氨酯的核心原料,预计2024年国内消费量将达到536万吨,表观消费增速高达16.6%。丙烯腈方面,随着产能的扩展和ABS需求的拉动,预计2024年消费量将达到329万吨,增速恢复至14%。丙酮方面,预计2024年将新增产能25万吨/年,同时需求也将快速增长,预计需求量将达到354万吨,比上年增长20%。而丁辛醇和丙烯酸及酯则受多种因素影响,需求发展相对低速。
综上所述,2024年的丙烯市场将在产能大规模扩张的背景下,面临复杂的供需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各下游产品的发展趋势各不相同,产业格局正在经历深刻的重塑。在此背景下,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挑战并把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