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1月19日消息,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化学”)近日公布了本年度前十个月的经营简报,数据显示,1至10月间,公司共签订了4248项合同,总金额高达3112.8亿元。这些合同覆盖了多个材料巨头的项目,包括万华化学、荣盛石化(浙石化)、湖北宜化、中煤以及东粤化学等,彰显了中国化学在行业内的强大影响力和广泛合作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10月份,中国化学还分别与卫星化学和恒逸集团这两大化工巨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了公司的合作版图。这一系列合作不仅将促进各方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深度共享与融合,也将为中国化学未来的业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作为中国顶尖的化学工程总承包商,中国化学自1995年以来便连续入选美国《工程新闻记录》公布的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名录,2023年更是攀升至第16位,在全球油气行业工程承包商排名中也连续多年稳居前三。公司业务板块涵盖化学工程、基础设施、实业及新材料、环境治理、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且多元化的业务链。
近年来,中国化学的整体营收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自2016年触底反弹以来,公司营收持续攀升,2019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至2023年已接近1800亿元。其中,化学工程板块始终是公司的核心驱动力,占总收入的近八成。随着国内石油化工行业进入新的固定资产投资周期,以及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企业密集推动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开工和改造,中国化学作为行业领头羊,无疑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在实业及新材料板块方面,中国化学虽然起步较早,但经历了一些波折。不过,自新任董事长戴和根上任以来,公司对实业及新材料板块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开始聚焦具备成长性的化工新材料行业以及存在核心技术壁垒的实业投资方向。如今,公司正积极布局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PBAT及配套项目、己二腈等项目,以期在新材料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今年5月,莫鼎革接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职。他表示,将在传承中寻求创新,加大在新材料、精细化工、绿色化工、智能化等领域的布局力度,并制定实施了集团“135”发展战略,旨在在未来一年、三年、五年内,不断提升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同时推动核心业务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