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2月4日消息,国内车用改性塑料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其中均聚聚丙烯和高熔指抗冲共聚聚丙烯成为市场的主力军。在众多种类中,普通拉丝料、纤维料以及高结晶、高刚薄壁注塑料等均聚聚丙烯产品,凭借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在车用改性塑料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对车用改性塑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在这一背景下,高熔指抗冲共聚聚丙烯产品因其出色的性能而备受青睐。这类产品通常具有熔指30左右、弯曲强度1100以上的特点,且冲击强度也能达到9-10。经过国内多年的产品开发和推广,如今已形成了一批稳定的产品线。例如,中科炼化的EP548R产品,自面世以来便与车用改性塑料客户不断磨合,如今已成为华南区内的典型高熔指抗冲牌号,每月的应用量稳定在3000-4000吨。同时,广州石化、茂名石化等企业也纷纷加入竞争,推出了类似的产品,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在高熔指抗冲聚丙烯中,冲击强度大于40的产品因生产难度较大而显得尤为稀缺。这类产品需要提高橡胶含量以提升冲击性能,但橡胶含量的增加又容易导致粉料发黏,进而在装置中发生堵塞。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保险杠、前备厢等部件的订单量不断增加,车用改性企业对生产效率高且冲击性能优越的30熔指50抗冲聚丙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目前,虽然燕山石化、茂名石化和国外某企业在此领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但随着广州石化、中韩石化等企业的产品开发投放,原料的国产化进程正在加快。
此外,三高聚丙烯产品也是近年来车用改性塑料市场的一大亮点。这类产品集高熔指、高强度、高冲击于一身,能够满足汽车薄壁化设计的需求,同时减少材料用量并维持产品刚度。然而,三高聚丙烯产品的工程化设计难点在于如何同时实现这三个高指标。目前,国内三高聚丙烯的年总需求量约为15万吨,其中60熔指附近的产品需求量最大,约占总量的60%。在国内企业中,镇海炼化、茂名石化等均开发了35熔指的高熔指产品,其性能已接近同类标杆产品。特别是镇海炼化的M60RHC产品,更是被视为目前国内三高聚丙烯开发最成熟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国内炼化企业的不断努力,如今三高聚丙烯产品的进口依存度已从2018年前的70%降至20%,实现了显著的国产化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