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2月16日消息,在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科技楼展厅里,记者见证了煤炭从“黑”到“白”的惊人转变:从一块煤,变成透明的BDO(1,4-丁二醇),再化身为珍珠般的PBAT(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最终成为全生物降解地膜、防尘网等绿色产品。这标志着可降解材料作为绿色生产的“未来之钥”,正引领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作为兵团工农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天业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生物高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需求,深入布局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2021年,天业集团成功申报的“生物降解材料PBAT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荣获兵团首批“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需求项目立项,展现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天业集团与国内一流院校、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搭建研发平台,针对行业前沿技术、共性及关键性技术难题进行深入研究,致力于开拓具有市场潜力的生物降解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天业集团的“生物降解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已构建起集原料开发、产品合成、产品改性、下游加工、终端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研发体系,推动了可降解塑料产业的多元互补和上下联动发展。
在东华天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降解材料PBAT项目生产现场,设备高耸,机器轰鸣,白色的PBAT颗粒源源不断地通过生产线,被打包、装卸后进入成品车间。这一项目作为兵团首批“央地合作”的化工实业项目,由中国化学所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天业集团联合出资推动,于2021年4月开工建设,2022年6月成功投料并产出优质PBAT产品。
这些白色PBAT颗粒是消除“白色污染”的重要武器。东华天业公司聚焦性能改良和应用研发,已开发出10余种下游终端产品,包括全生物降解地膜、防尘网以及快递包装材料、日用品等。其中,全生物降解防尘网为国内首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大在建项目,为绿色工地建设贡献了力量。
天业集团技术中心全生物降解地膜团队负责人贺盛喜表示,全生物降解地膜将在新疆和兵团发挥重要作用。地膜在新疆及兵团的应用面积超过5500万亩,年地膜使用量超过30万吨。在治理“白色污染”的背景下,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023年,天业集团与东华天业公司在7000亩土地上开展了全生物降解地膜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相较传统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不仅能满足喜凉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还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玉米收获时,全生物降解地膜已降解70%,来年即可全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非常友好。
截至2024年10月,天业集团生产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已应用于全疆近4万亩农田,为“白色污染”治理提供了有效方案。另据东华科技2024年8月7日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上的表示,2024年计划将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面积扩大到5万亩左右,并将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