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化工巨头布局私有价值链 推动聚烯烃高效回收

2024-09-0240色母粒产业网

【色母粒产业网】9月2日消息,近日伍德麦肯兹发布了一份报告,深入探讨了私有价值链在推动聚烯烃回收方面的潜力。报告指出,目前仅有约30%的聚烯烃可实现回收,强调了化学回收在补充机械回收方面的重要性。

据预测,到2028年,化学回收的产能将大幅提升,达到现在的近四倍。化学回收技术,如热解和基于溶剂的回收,可将聚烯烃转化为不同比例的油、气体和固体,进而用于制造燃料、化学品及新材料。同时,输入材料的质量和一致性对最终产品的产量具有决定性影响。

报告还强调,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必须对收集、分类、机械和化学回收基础设施进行大力投资与整合。行业领导者,尤其是那些碳足迹较大的企业,更有可能出于减排动机引领向可持续生产塑料的转型。在供应紧张的市场环境下,各大企业正积极开发必要的基础设施,以保障再生塑料的供应。此外,跨行业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分摊高昂的投资成本至关重要,这将推动私有价值链的形成,促使不同行业的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以确保原料的数量和质量。

报告中还详细评估了市场主要参与者的商业案例,如LYB、陶氏化学、SK GC以及Braskem。以LYB为例,该公司已成功将其投资组合多样化,涵盖了一系列技术和可持续解决方案,这被视为迈向未来拥有净零排放投资组合的关键步骤。同时,陶氏化学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合作伙伴关系,以改善废物管理系统,从根本上支持材料的可持续转型。

此外,SK GC凭借其综合资产,处于以较低成本开发技术的理想位置。该公司正在建设化学回收综合设施,并计划与多家顶尖技术供应商合作,以确保在化学回收领域的领先地位。然而,报告也指出,尽管这些企业做出了显著努力,但仍需进一步确保价值链的可持续性,可能需要更多的投资来保障稳定的原料供应。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这些化工行业巨头在推动聚烯烃回收和可持续生产方面的举措将具有深远的行业影响。他们的战略投资和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有助于实现自身的净零排放目标,还将为整个化工行业树立榜样,推动全球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