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2月18日消息,关于“可降解塑料”随手丢弃即能自然降解的说法,近日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讨论。这一观点其实存在误区。
“可降解塑料”其实是一个包含众多种类的材料大家族,它们能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如微生物作用、光照、水分或氧气等,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甲烷或生物质。根据降解机制的不同,这些塑料被细分为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以及氧化降解塑料等。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认为“可降解塑料”就是可以随手一扔,然后它们就会迅速消失,是名副其实的环保材料。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不同的可降解塑料需要特定的降解条件才能“寿终正寝”。以聚乳酸(PLA)这种常见的可降解塑料为例,它需要在工业堆肥环境中,即在高温(50℃以上)、高湿度以及特定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全降解。而在自然环境,如海洋、土壤或普通垃圾填埋场中,PLA的降解速度其实与传统塑料相差无几,同样缓慢。
因此,对于可降解塑料的处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仍需遵循正确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原则,以确保其环保特性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