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2月21日消息,近期,国产大模型领域动作频频,从百度文心大模型上线“深度搜索”功能,到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全面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大模型的应用热潮席卷各行各业。这一趋势正是大模型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生动体现,开年以来,各领域都感受到了大模型带来的变革力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透露,2025年将大力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速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与布局,并推动其在重点场景的应用。这一举措标志着国产大模型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引领着产业的新一轮变革。
从大模型的应用范围来看,其新应用可谓层出不穷,覆盖了从生产端到消费侧,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广泛领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蒲松涛指出,当前全球和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大模型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技术产品,其市场潜力巨大。
大模型可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通用大模型具备跨场景的应用能力,只需少量微调或无需微调即可完成多种任务;而行业大模型则更专注于特定行业,如制造、金融、能源等,满足各领域的个性化需求。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已培育了416家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超过4500家。随着大模型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专业领域也在不断细化和拓展。
以炭黑行业为例,黑猫集团作为该行业的领军企业,为橡胶、塑料等行业提供上游材料。由于工艺流程复杂,对技术和安全生产要求极高。浪潮云洲凭借知业大模型,融合知识图谱、行业大数据等技术,为黑猫集团提供了优化生产工艺、精准控制参数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的实施,使得黑猫集团炭黑新产品的合格率提升了15%,备件消耗减少了20%。
蒲松涛表示,人工智能正在从赋能工业的研发设计、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环节,逐步深入到工业的中试验证和生产制造等核心领域,展现出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