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6月12日消息,今年前四个月,我国聚丙烯(PP)出口量呈现出大幅增长态势,显著超越市场预期。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披露,今年1至4月,我国聚丙烯的累计出口量已达87.11万吨,占到了2023年全年出口量的66.5%。特别是在3月份,出口量高达31.5万吨,环比增长14.68万吨,增幅惊人地达到87.0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82万吨,同比增长88.62%。
卓创资讯聚丙烯分析师宁晓琴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深入解析了聚丙烯出口超预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她指出,这主要得益于海外聚丙烯供应的相对紧张、国内聚丙烯价格所具有的优势、国内企业加快海外建厂步伐以及积极寻求出口机会等多方面因素。
宁晓琴进一步阐释,由于海外聚丙烯新增产能有限,加之装置集中检修,导致海外供应趋紧。而国内聚丙烯价格相较全球处于较低水平,使得出口窗口持续开放,为企业创造了难得的出口契机。同时,伴随着国内聚丙烯行业进入新一轮扩能高峰,而国内需求增速放缓,供需矛盾逐渐凸显。在此背景下,聚丙烯出口成为了缓解国内供应压力的有效渠道。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今年1至4月,国内聚丙烯产量约为112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1.48%。尤其是在华南、华东、华北地区,新增产能较多,这些地区的产量同比增幅在8%至26%之间。其中,华南地区新增产能领跑全国,产量同比增长高达26%。
面对高速扩能的行业现状和高成本、弱需求的双重压力,上游生产企业近年来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行为,聚丙烯产能利用率出现下滑。这反映出在高扩能态势下,行业已局部出现资源过剩的情况,内部正通过调整供应压力来应对这一挑战。
金联创聚丙烯分析师苏芬芬也表达了她的观点。她提到,聚丙烯行业目前正处于高速扩能阶段,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产品同质化问题也日益显现。加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地缘政治局势的不确定性,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聚丙烯价格出现波动。据金联创价格指数显示,今年前四个月聚丙烯均价为7535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61%。
在应对国际市场挑战方面,卓创资讯的另一位聚丙烯分析师孟荣华指出,自2021年起,我国聚丙烯出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主要得益于海外聚丙烯供应的紧张、价差优势以及国内企业积极开拓出口市场的努力。面对国内聚丙烯产能供需失衡的现状,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推动差异化竞争,还加快了国际市场的拓展步伐。
展望未来,宁晓琴分析认为,随着聚丙烯产能的持续增长和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出口将成为缓解供需矛盾、保障企业利润的重要途径。然而,面对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出口政策与海运成本,国内企业仍需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品牌竞争力,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灵活应对各种挑战。